又见梧桐树作文

时间:2023-10-28 08:02:22
又见梧桐树作文

又见梧桐树作文

很久没有回老家了,若不是参加大姑的葬礼,还是不能回去的。想来很是愧疚,老家在我的记忆里竟渐渐模糊了,能记起的,只有童年和少年的时光。

解放前,曾祖父在北市场开了一家王记鲜货铺子(卖时令水果和干果),有十几个摊位,分别由祖父和三位堂祖父经营,买卖虽然不算大,收入却也盈足,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,曾祖父在西关购置了一套两进十间房的套院,我们王家几十口人在一个套院里生活,曾祖父和曾祖母俨然是“太皇太后”,每天由我祖母和其他几位堂祖母轮流伺候起居,这般日子是家族式的生活,旧时的许多家庭也大都如此吧。

父亲自小聪颖,学习用功,于六十年代毕业于沈陽煤校,先在铁法矿务局工作,后因结识母亲,转到了本地工作。父亲一生谨小慎微,瞻前想后,做事不求收获多大利益,只求安乐、顺心足矣。父亲于我兄妹三人的教诲,始终是以“忍”字为中心,“不藏奸、不耍滑、不逞强”也是他教给我们的处事原则,现在想来,确实如此,人的一生不应有过多欲|望,知足就好,不能锋芒毕露,置他人利益而不顾。老人家常说:“遇事忍一忍、让一让,自是一片海阔天空”。我深受父亲影响,虽然外表看来很张扬,办事“大大咧咧”的,但骨子里却是有一点谨慎和胆怯,所以,也是抱着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,只求安稳过日子就好。

读书的时候,每逢寒暑假,我必回到沈陽。祖父亡故后,二叔卖掉了西关的老宅,祖母搬到了小西门的'索家大院,我少年的部分时光,都是在索家大院这里度过的。奶奶居住的小巷有个好听的名字,叫“百花街齐放里”,这是沈陽回族聚居的地方,离故宫、中街、市府广场、“八一”公园这些有名的去处很近。那时,庄重整洁的市府广场、绿意盎然的“八一”公园,是我和伙伴们经常玩耍、嬉闹的地方,留下了童年一串串欢声笑语。而今,老家的儿时伙伴我再没有见过,不知道他们此时身处何方,是否也在为生活忙碌着、打拼着,想到此处,心底有淡淡的惆怅弥漫开来。

这次参加大姑的葬礼,又一次来到了沈陽清真南寺,这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建筑,清顺治以前就已经存在,庄严古朴的南寺被围绕在高楼大厦之中,仿佛一位“时间老人”,阅尽了这繁华都市的沧桑变化。

沈陽清真南寺建造者为铁率吾,据传,铁家先祖为躲避明燕王之乱,隐身于医巫闾山之陽的“郎君洞”,明朝末年又举家迁到沈陽,铁率吾因功被授骑都尉,他热心教门,自己出资建了这座清真寺,清“康熙、乾隆、嘉庆”年间又有增建,现在是沈陽穆斯林的活动中心,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南寺大殿的庭院里有两颗梧桐树,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。小时候我随奶奶来南寺参加盛会(古尔邦节),就经常在树荫下乘凉。这两株梧桐树见证了这里每一次阴陽两隔的送别场景。而今,梧桐树苍劲的身姿依然那么挺拔,浓密的树冠遮住了骄陽,为庭院洒下一片清凉。梧桐树守着这方寸之地,凭风催雨打,任花开花谢,看尘世的四季更迭、生命轮回。因为它的存在,这寥寂的庭院倒也透着一股勃一发的生机。这次来南寺,梧桐树的花已经谢了,只留满地的春泥和余香,让我多少有些遗憾,心里暗想,待来年梧桐花开的时候,我一定来看它,再次感受这满树的芬芳和故园之情。

送走大姑,我沉思良久,自己已不再是懵懂青年,看着身边长辈一个个离去,看着父亲蹒跚的步履和母亲鬓角的风霜,我在感受岁月飘零的同时,也领悟到“为人子、为人父”的意义所在。古人云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。以后的光阴里,除了孝敬至亲至爱的父母,我也要用真爱去呵护每一份友情,每一份亲情,此生也就无憾了。

《又见梧桐树作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